
加拿大技術移民 | 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 申請經驗分享
阿西的加拿大快速通道移民EE CEC申請經驗不藏私分享:
包含自己申請的準備、整個從2017 - 2020中從開始在加拿大打工度假到申請的時間軸、小心不要誤入的地雷區、申請過程覺得最後悔的事等等。
Express Entry 申請時間軸
申請類別:Canadian Experience Class (CEC)
整個申請時程約一年,不含準備時間,以下包含了整個我開始在加拿大的時間軸
- ==================== 2017 ====================
- Mar – 開始加拿大打工度假
- Jul – 開始符合CEC類別的工作
- Oct – 第一次考IELTS (For LMIA),送出LMIA申請
- Nov – LMIA positive,送出工簽申請
- ==================== 2018 ====================
- Jan – LMIA work permit 審核通過
- Dec 15 – 第一次考CELPIP
- ==================== 2019 ====================
- Feb 20 – 送出學歷驗證申請
- Mar 03 – 第二次考CELPIP
- May 30 – 收到學歷驗證結果
- Jun 04 – 入EE候選池 (CRS 455)
- Aug – 申請台灣工作證明文件
- Aug 27 – 更新CRS分數 (CRS 463)
- Sep 04 – 收到EE邀請ITA (Invitation to Apply)
- Sep – 準備中文文件翻譯
- Oct 03 – 送出EE申請收到AOR (Acknowledgment Of Receipt)
- Oct 29 – 做體檢
- ==================== 2020 ====================
- Jan 20 – 透過webform告知部分薪水有錯誤並上傳證明
- Jan 24 – 確認webform內容已更新至檔案
- Feb 05 – 透過webform上傳employment support letter解釋offer細節
- Feb 11 – 確認webform內容已更新至檔案
- Mar 06 – 收到PPR (Passport Request)
- Mar 17 – 寄出所有PPR要求文件
- Mar 19 – PPR文件寄達
- May 25 – 收到紙本CoPR
- Jun 11 – 登陸成為PR (疫情下的Virtual landing)
- Jun 18 – 送出PR卡申請
- Jun 22 – PR卡申請文件寄達
- Sep 28 – PR卡申請通過並寄出
- Oct 02 – 收到PR卡
Express Entry 申請經驗談
首先一定要先了解Express entry如何運作。
移民是人生大事,申請前不管是要自己辦或者找顧問,最好都要對申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詳情可參考本篇:加拿大技術移民 | 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攻略
建議準備順序
加入EE候選池建立檔案時需要有以下資料:
- 學歷驗證的ECA號碼 (如果非加拿大學歷才需要)
- 語言檢定成績
- 過去的工作證明
- Valid job offer (如果有用於加分才需要)
學歷驗證申請前需要準備的資料還要考慮從校方申請文件、等待收件或者轉寄至加拿大所需要的時間。ECA報告效期有五年,送出申請至收到報告大約需要耗時2 – 3個月,個人建議先申請ECA後等待期間再接著準備其他項目。至於語言檢定和工作證明需要的時間依照個人條件有所不同,只能自己去評估了。
文件準備請把握一個重點:每個文件需要符合官方制定的要求,而不是某個來歷不明的Youtube影片或論壇、部落格分享的要求。文件規定詳情參考
話雖如此,如果你是自行申請遇到特殊情況的話其實也只能參考他人經驗,至於成敗與否就看機緣了,畢竟這是個人選擇。我的工作證明情況應該還不算太複雜,在此分享一下我的作法:
公司A是申請時任職的加拿大公司,只要按照官方要求請直屬主管簽文件,並附上歷年的T4即可,我還有額外附上工作時程的前期、中期、近期各一張薪資單。
公司B是台灣任職過的公司,還在正常運轉中,直接以Email請人資幫我找部門大主管按照官方要求簽名的一份文件其實就完成了。但因為之前申請打工度假時比較隨便就將這間公司填寫成集團名稱而非正式公司名稱,所以我又額外附上解釋信說明為什麼寫了二家不同公司名稱、加上翻譯後的勞保證明、離職證明和官網連結、截圖證明集團和公司的關係。
公司C剛好在我離職後將所有員工轉移到另一新公司,原公司雖然還存在但實際上沒有在運作,也只剩少數掛名員工。詢問了人資表示因為這樣的特殊情況所以沒辦法幫我簽,我一樣請還在職的原直屬主管幫我簽照著移民局要求的工作證明文件,差別是以個人名義沒有使用公司的Letterhead,並在底下額外附上主管連絡方式;另外附上解釋信說明、翻譯後的勞保證明、離職證明、聘用Offer和Email截圖等,只要能夠證明自己曾任這份工作的都放上去了。
公司D已經關了,加上CRS計分系統中外國工作經歷最多就算到三年,再多都是一樣的分數,因此沒有在申請時填上算分也不需要附證明。
相關分享文:
關於網路傳言和資訊篩選
語言能力非常重要,你至少得能正確閱讀和理解官方資訊。
如果打算要自己申請,資訊篩選能力絕對是必須,像是前面說過的不要只參考某個來歷不明的Youtube影片或部落格分享的要求,因為這類的資訊大多為了賺流量或是達到營利目的會把事情簡單化。移民論壇的討論包含了各式各樣的人提供的訊息,裡面要如何判斷正確與否也是個問題。
移民走的是法律途徑,真的沒有他們講的那麼簡單,很多要注意的細節和你根本不會發現是問題的問題,加上每個申請人背景都不同,可能會遇到很多先例,這也是為什麼需要有專業的移民顧問和律師這個職業。
小心地雷誤區
1. 誠實為上策
總是不時的在各處看到想移民的人詢問一些投機取巧的方式,比如說:
- 付費仲介可以移民的工作 — 這是違法的
- 填寫A職業實際上從事B職業
- 旅遊記錄缺失或不實
只要移民局想查就會用各種方式去查,而且即使未來成為公民了,只要證實過去移民申請有造假,身份還是可以收回的,無論是被騙或不知情,結果還是申請人來承擔。
2. LMIA加分條件
很多文章或討論總是說有了LMIA在EE申請就可以拿到50分,這其實是不完全正確的!參考官方定義的文件要求,底下還有很多附加條件,其中一項就是 your current employer made you an offer to give you a full-time job for at least one year if you’re accepted as a permanent resident。
我在送出申請後幾個月在論壇上看到有人因為提供的Offer上只寫了Permanent position而被拒,緊急請雇主立刻幫我寫解釋信再上傳,搞得那陣子擔心受怕的非常煎熬。雖然是少數案例,而且諮詢過的代辦其實也都是用Permanent position的寫法,但這種事沒有人想要遇到,如果能事前避免就避免。
3. Work history & Personal history
在申請的表單中分了這二種都和工作有關,但有什麼差別呢?簡單來說Work history中的內容必須包含所有你拿來算分的工作,像是我前面提到的已經關門的公司D我就不能寫進Work history,要放在Personal history,因為我沒有拿來計分也沒有提供證明。
4. 別人的成功經驗不代表能夠複製
每個申請案都是獨立特別的,審核的人也不同,就算一個申請成功的同事和你有相同職位相同工作內容,寫了一模一樣的reference letter也不代表就是100%沒問題的,重點還是在於有沒有好好地符合規定,有沒有足以說服移民官的證明。
申請中覺得後悔的事
自己處理的過程中,整理一些覺得「早知道就…」的項目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幫你們避雷。
從一開始就應盡最大努力拿到高分
這是我最後悔的決定!最初自以為是為了省錢,把分數算得剛剛好,沒有辦配偶的學歷驗證和英文檢定,結果就不巧入池後遇到穩定的高邀請分,遲遲拿不到邀請,當時LMIA工作簽證剩不到半年,心情真的很緊張又煎熬,所幸最後讓配偶緊急考了語言檢定後終於壓底線收到了邀請。
沒有聘用專業顧問處理
雖然顧問費真的非常貴,但是從準備開始所有都自己處理的一路煎熬心情真的不是很好受,也永遠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哪裡行差踏錯了。我雖然在送件前付費請專業顧問審核我的資料,但前後也因為大量查詢了網路上的資訊,有時候不知道自己的判斷對不對,也許會有很多沒必要的動作或解讀。
註:聘用專業顧問不代表申請一定會通過
不要自行申請GCMS note和詢問申請進度
上面提到的很多沒必要的動作或解讀就包含了這二項,因為看到網路上很多人都這樣做所以跟著做了,事後才發現超級多餘,完全是造成申請人無謂的擔心和緊張。GCMS note不是專業人員根本不能正確解讀,而如果打去客服問申請進度得知了其實也沒有什麼能做的,反而是藉此和別人的進度比較亂猜而已。
附錄
文末附錄我自己製作的Google sheet參考對照表,包含Travel History, Personal History, Address History,因為這些都有時間順序和各種需要確認的細節,網站申請填表時如果能交互著對照可以幫助思緒清晰。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買杯咖啡給阿西吧❤️
推薦閱讀


8 評論
lucky
請問你在加拿大工作的noc 和在台灣工作的noc 是相同的嗎?
我一直不確定加拿大工作經驗和海外工作經驗的noc 是否需要相同?
謝謝回答
阿西
你指的應該是NOC的Job title相同嗎?還是說二份工作是不同的NOC?
我自己的狀況是相同的,但不同應該也沒關係,只要有符合最低需求就可以
Daniel
Hi, 感謝你的分享
想請問一下,關於離職證明阿西你是回去請原公司再開一份英文版的還是請加拿大翻譯?
如果是翻譯的話就不會有公司的章了,那樣沒關係嗎?
阿西
我是請公司直接開英文版
如果請加拿大認證翻譯的話會附上原件
公司的章也會被一起翻譯的
Kimberly
Hello,我目前正在遞交ee申請資料,也遇到了需要解釋公司名不同的處境,不曉得您方不分便分享您大約怎麼寫LOE?另外翻譯的勞保證明請問是直接用國稅局開的英文版嗎? 謝謝
阿西
LOE我參考了網路搜尋版本改寫的,你可以去一個論壇canadavisa form找,裡面有非常多案例分享
上面畢竟不是專業人士提供的資訊,合用與否請自行判斷哦!
勞保證明我是用中文版請加拿大註冊翻譯的
Goyo
哈囉! 我現在在準備移民資料,看到你的文章覺得幫助很大,留言表示感謝,你超讚的啦!
阿西
很高興對你有幫助!: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