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懷孕初期紀錄 | 1st Trimester(1-13週)
在用驗孕棒發現懷孕時已經懷孕五週又二天了(剛好是我們成為加拿大PR的隔天! 有沒有這麼趕進度),一直到七週的時候才照到超音波真正確定懷孕了,照超音波看到心跳時真的感到打從心裡的開心和感動,自己的肚子裡正孕育著一個小生命是如此神奇,新手父母之路正式開始。

驗孕當天剛好是週五,立刻預約了最近時段的家醫門診也要等到四天後,原本以為在診所會再驗一次不過家醫只是開給我驗血單和超音波單,要再去相關的實驗室做,並簡單囑咐一些基本事項而已,我想沒有再驗應該也是因為目前市售驗孕棒普遍準確率已經非常高了(99%)。懷孕初次血液檢查需要抽6管血,有貧血的人最好吃飽睡好再去,除此之外因為已知媽媽有輕度地中海型貧血,之前家醫就有說過有懷孕計畫的話隊友要去驗,所以這次也直接讓家醫一起開了驗血單給隊友去驗是否有地中海型貧血(阿之前來不及驗就懷孕了啦~)。
加拿大的產檢方式和流程也都和台灣非常不同,請見加拿大 v.s. 台灣-懷孕產檢大不同
做完血液常規檢查和超音波後第一次回診的時候家醫真的給了我們巨大的驚喜(驚嚇!!),一開口就說超音波顯示有「疑似雙胞胎的可能」,我整個嚇到大喊What?!,隊友事後表示他當下心臟暫停了😂😂😂,家醫接著解釋原來是有“疑似雙胎囊,不確定是否受子宮肌瘤壓迫造成的雙葉形狀,但是其中一個看起來沒有卵黃囊所以不會繼續生長,應會自然被身體吸收”,再次確認不是中了雙胞胎才冷靜下來,也因此被安排在10週時多照了一次超音波確認後續胎囊發展情況。

除了疑似雙胎囊以外,還有照到一顆10公分左右的子宮肌瘤,好像還滿大的,不過其實女性有子宮肌瘤的比例很高,懷孕後也只能持續追蹤情況了,至少這顆肌瘤不管在孕前或孕後都沒有帶來什麼影響。
照完十週的超音波預約了三天後找家醫回診看報告,雖然前面就說另一個疑似的胎囊不會長大,但總算還是要看到報告才心安(還有肌瘤變成9公分)。上一次的看診時家醫就有提到問我想要做哪一種唐氏症檢測,所以這次回診也告訴他我們的決定,拿了SIPs的檢驗單要等12週的時候去抽血。
在寫這篇孕期紀錄的時候阿西是懷孕23週,回顧目前為止的孕程真的很幸運沒有太多不適,都是一些還算很好忍受的輕微狀況,至少沒有孕吐已經是大大的幸福了!肯定是個跟阿西一樣幸運的孩子😊
第四週
這個時候我還不知道自己懷孕了,記得當時明明都在家卻每天都很累,嘴唇開始嚴重脫皮,周圍乾癢,皮薄到接觸任何食物都會痛,以為是自己身體太虛了,後來想想應該是懷孕造成的吧?
第五週
有幾天對味道敏感噁心、自覺體溫升高,驗孕後看了家醫拿了血檢單、預約了超音波,在第五週的尾巴時就不怎麼感到反胃噁心了但是食慾不好。
第六週
胃酸變強,容易肚子餓、很疲倦,每晚睡前肚子都在叫…
第七週
和第六週一樣的問題,容易餓又很容易飽,整天都在吃,常常胃痛每天吞TUMS。
這週做了抽血、驗尿、照了超音波確認懷孕和看見寶寶小小的心跳。
第八週
開始注意飲食後胃痛問題較減緩了,每天少量多餐、喝牛奶、吃香蕉、避免任何刺激性食物,但還是食慾不好也消化不好有點反胃。
第九週
好像一切都慢慢恢復正常,偶爾胃會噁心,只要一不擦藥嘴唇就會乾癢,唇紋幾乎消失,皮薄到不能再薄了,還有肚子明顯變大!

第十週
和第九週差不多,照了第二次超音波確認不是雙胞胎。
第十一週
嘴唇周圍持續乾癢小皮屑。
第十二週
嘴唇塗護唇膏和小護士的次數減少了,嘴唇雖然沒有比較好至少也沒惡化。除了食慾不好以外其他沒什麼特別的不適,從十一週開始發現照超音波的位置有時會感到一股由內發出的震動,應該就是胎動了!超早的耶!(事後特別向助產士求證是否有可能這麼早感覺到胎動,表示很少見但是有可能的:) )
這週也做了SIPs的第一階段抽血檢驗,要到二階段都完成後報告才會出來。
第十三週
嘴唇開始脫皮了,感覺是終於重新開始長皮了,唇紋也出現了,這週我還跑去露營吃了很多,食慾應該是變好了。
孕期飲食的部分除了酒精和生肉完全不碰以外我沒有特別忌口,現在網路太發達、資訊量爆炸的情況下其實很難篩選資訊,阿西的建議是“請聽專業的”,有疑慮就問醫生,自己查資料的時候請找專業人士(政府衛教部門、醫生、營養師)的文章,當然更要避免找到農場文,個人部落格經驗文我也不看,“聽”很多人說也不代表它就是正確的!畢竟真的有太多亂七八糟的來源和毫無根據的建議。
懷孕很辛苦,真的沒必要再把自己加上更多枷鎖。
懷孕初期產品分享
其實懷孕初期我沒有準備太多東西,畢竟懷孕是直到孩子出生前都還說不準呢,而且剛好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幾乎24小時都待在家裡,一些外出用品的需求都大幅減少,倒是一天到晚在重複煮飯/清潔/塞滿洗碗機/清空洗碗機⋯⋯
不得不說關在家裡的日子,網購真的非常重要,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外出接觸人群的機會,所以我們就加入了Amazon Prime會員,每月加幣$ 7.99就可以享受Prime的滿35元免運費,就可以毫無顧忌地買啦!
初期需要的東西很少,最基本的當然就是孕期維他命了!本來是以備孕為基礎買的也就直接買了藥局藥師說很熱門的Materna懷孕綜合維他命+魚油組,一瓶內有60錠維他命和魚油膠囊,可以吃二個月,一般藥局都有賣。
Materna懷孕綜合維他命+魚油組購買連結:https://amzn.to/2HhRlZw
像Materna這種維他命的尺寸其實在北美來說還不算大,但有吞藥障礙的我都一定要切二半分開吞,偶爾還會卡住嗆到,如果像鈣或魚油這種通常做成700-1000mg以上高劑量的巨大尺寸要用吞的我是想都不用想了,幸好Materna的魚油算是小顆我還能接受的範圍。
另外還買了vitafusion鈣+維他命D的軟糖,這種一罐有100顆,每二顆含500mg鈣和1000IU的維他命D3,原先還在苦惱那麼多營養品要吃是要我怎麼活,直到發現有這種軟糖式的補充品簡直像看到救星!
vitafusion鈣+維他命D購買連結:https://amzn.to/3lZxZaa

TUMS是我在懷孕前就有的常備藥,含在口中像糖片一樣等它化開或嚼開就好了,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作為很安全的制酸劑用途,孕婦也可使用,當時每天胃痛的日子就靠它和飲食控制撐過去,短短幾週大約吃了超過半罐的量。
TUMS購買連結:https://amzn.to/37tj9Vo

======使用任何營養補充品和藥物前請諮詢專業醫師======
推薦資源
下面列出一些阿西覺得生活在加拿大的孕婦很實用的網站或者APP,希望對你們也有幫助!
- Baby Center (Mobile App,北美最大的育兒網站)
- Baby’s Best Chance (類似於加拿大BC版的媽媽手冊,有中文版)
- BC省懷孕初期的常規和其他產檢項目 (BC衛生局政府網站)
- 關於流感疫苗 (BC衛生局政府網站)
- Smart Mom (BC衛生局政府推出的孕媽手機簡訊資訊推送服務)
- 關於唐氏症檢測的選擇 (BC衛生局相關網站)
- 在溫哥華想做額外基因檢測的選擇:Lifelabs,PCRM
- 國民健康署孕產婦關懷網站
- 媽媽在美國 (由Sunny Huang提供的教育網站(國際泌乳顧問IBCLC/國際分娩導樂執照))
- 溫哥華的台灣媽媽 (Facebook群組)
- 溫哥華快樂媽媽網 (Facebook群組)
Baby Center
當時用了這個App以後覺得很好用也沒想再試用別的了,它會按照你的預產期每週顯示寶寶成長進度、孕媽咪可能會遇到的困擾,每週也會給予不同主題閱讀文章,可以跟著慢慢增加知識量,也可以加入書籤收藏。另外還有根據妳的預產期區分不同的討論社群,找到和自己差不多週數的加拿大媽媽們一起分享懷孕大小事,還有一些實用小工具像是孕肚紀錄、寶寶取名、宮縮紀錄器等等。
*阿西有加入加拿大亞馬遜行銷聯盟計畫,從上面連結購買的商品可以讓我賺取微薄的佣金。 As an Amazon Associate I earn from qualifying purchases.


一個評論
自動引用通知: